fbpx

原來最軟的毛在背上!羊駝毛料完整介紹

2023-01-10
隅工藝
, , , , ,

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上的羊駝不只療癒可愛,身上的毛絨還是世界最頂級的毛料之一,保暖與細緻程度可媲美喀什米爾(Cashmere)羊毛。若仔細探究,還會發現羊駝毛料分類是一門很大學問,不同羊駝品種,甚至光是常見的羊駝還區分不同部位的毛料,讓人十分眼花撩亂。這次將羊駝毛料等級的大小事,一次告訴你。

羊駝的四種品種

羊駝家族主要有四種類型,羊駝(Alpaca)、駱馬(Llama)、小羊駝(Vicuña)以及原駝(Guanaco),以羊駝與駱馬兩種最為常見,牠們從印加帝國時期至今被人類訓養超過五千年。

以身形而言,原駝最龐大、最小的則是小羊駝(Yanina Arzamendia)

在歐洲人侵略美洲大陸之前,羊駝(Alpaca)與牠們的表親駱馬(Llama)是南美洲僅有的馴化牲畜,用於提供食物、燃料和運輸交通,其毛料又可以編織衣毯,是安地斯文明的象徵與生活方式的體現。其中駱馬的體型最大,適合長途跋涉運輸重物,毛料較為粗獷且帶有韌性,羊駝則體型圓潤,毛髮蓬鬆,是最為普遍的羊駝毛料來源。

Suri、Huacaya(appledores farm)

常見的Alpaca還有細分為Suri跟Huacaya兩種,前者為長毛,後者為捲毛。有人說Suri更像是山羊而Huacaya像綿羊,毛料有各自的特色。飼養數量上,多數alpaca是Huacaya,少數是Suri,因為後者更不好染色,儘管更為柔軟。

小羊駝(Vicuña)及原駝(Guanaco)則為野生動物,兩者皆瘦高直立,身形具流線型,能快速跑跳,原駝臉部覆蓋著灰色的毛,體型較大,較少用於衣物毛料上:小羊駝則小而似鹿,現為祕魯國家級的保育類動物,小羊駝毛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毛料。

天然羊駝毛色

羊駝毛剪下後,會先根據毛色初步分類,而後分類粗細。最常見的為棕色羊駝,還有白、淺灰、棕黃、黑褐…等約二十多種不同顏色,藉由混種交配,又能創造出不同毛色的羊駝,是所有動物纖維中顏色種類最豐富的。帶有天然光澤,讓羊駝織品不需染色就已相當美麗,因而有著「軟黃金」的美名。而若要染成更豐富的顏色,會使用白色毛絨,是最容易染色的毛料。

羊駝毛料顏色豐富(valhalla yarns)
羊駝毛料細度分級​

一般衡量毛料品質是看其纖維粗細,使用「微米」(萬分之一公分)來測量單根羊駝毛纖維的直徑。愈細小的毛料,撫摸起來的觸感愈柔軟,品質也愈好。因此通常先以纖維細度來評價毛料等級,不過還是有很多其他不同毛料的特性會有影響。

323214932_678086993859047_4028445517702919702_n
羊駝毛料分級(南南之隅)

Alpaca是最主要用於衣物的羊駝品種,占羊駝毛織品總量的九成以上。依照纖維細度,有著不同的等級,而這也毛所在的身體部位有關。通常以背部絨毛最細,稱為「皇家級毛料」(Royal alpaca),小於18微米。接著是靠近背部體側絨毛,或過往認為初次採集的毛料,約20~23微米,稱為「幼羊駝毛」(baby alpaca),兩者之間還有再細分為高級幼羊駝毛(Superfine baby alpaca)。此外,肚子附近的毛是中級,最後則是四肢附近或靠近臀部的地方。

最常用於衣物的等級是「幼羊駝毛」,原本是指第一次修剪下來的毛料,十分細軟,不過隨著飼養技術的精進,現在則成了等級的名稱,只要符合初剪毛纖維細度的毛料皆可稱之。羊駝一生大概可進行5、6次修剪,隨著取毛的次數增加,羊駝毛料的纖維也會變粗,約每次增加幾微米。品種優良、飼養得宜的羊駝,則可以從中取得更多次「幼羊駝毛」等級的毛料。

世上最貴的毛料-Vicuña
Vicuña 小羊駝 (Masterclass)

世界上最細軟的羊駝毛料,是曾瀕危滅種的Vicuña小羊駝。Vicuña小羊駝的毛纖維僅12 微米,又以背部絨毛最為細緻,曾因珍貴毛料而被獵捕濫殺至瀕臨絕種。因小羊駝們無法人工飼養,受到秘魯政府嚴禁管控,小羊駝居住於自然保護區內,至後來數量逐漸增加脫離瀕危名單後,開放每三年取毛一次,並需以人力方式進行傳統圍捕(回歸原住民族傳統「查谷技法」),取毛後再次野放。

一隻小羊駝每三年僅能取出200公克左右的毛量,是世界最高價的毛料。根據祕魯Vicuna小羊駝毛料廠指出,祕魯政府每五年核發一次,僅有四間廠商能得到處理毛料許可,而取毛過程更有嚴格規定,若有小羊駝受傷要受處分。祕魯政府更規定小羊駝毛料只能是原色(駝色),或是染成黑色、深藍與暗紅色,一共四種顏色。而傳說中小羊駝還有極少見的白色原毛,位於下巴至胸口,比駝色的價格再更高。因小羊駝仍在受保護動物名單內,其衍生製品進出口都受華盛頓公約限制,需特別申請通關證明。Vicuna如今已是祕魯的國寶級珍貴資產,也位於所有動物毛料的頂端。

更多世界毛料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