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每月隅物參,介紹了來自象牙海岸的傳統布料——科霍戈布。崇尚自然的塞努沃族(Senufo)在布上使用泥巴染料塗繪動物、太陽、月亮等元素,圖案可愛且富有生命力,讓人眼睛一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除了自然動物以外,也有個奇妙的「人形」被描繪在其中呢?

左方像是熊或猴的人形,其實是一隻豹,是來自塞努沃民族傳統儀式中的舞蹈--豹舞。
象徵勇氣與力量的豹舞(Boloye)

常在科霍戈布的手繪中看見,有著兩個小耳朵、帶著斑紋、拿著樹枝的這號人物,來自塞努沃民族的儀式舞「豹舞(Boloye)」。這是男孩的成人禮及部落族人葬禮會出現的傳統舞蹈儀式,舞蹈來自於豹(Panther)——塞努沃民族中神聖的象徵。儀式中,由部落男孩穿著象徵豹的服飾,跳著靈活、生動的步伐,十分類似街舞的「尬舞 battle」。舞動象徵自己的勇氣、敏捷與力量,並透過與其他男孩競舞,展現部落的訓練與技巧(Poro training)。

儀式中的女性舞蹈—— Senufo N'Goron

除了男性的豹舞外,塞努沃的女性也會在儀式中跳舞,名為「Senufo N’Goron」,扮演著「珠雞」,這在當地象徵孕育、恩惠。部落年輕姑娘會穿戴著用羽毛、乾草、貝殼、羊皮所製成的裙裝與頭飾,手持羽毛扇或葫蘆樂器,以模仿珠雞的姿態跳舞,部落男性則在一旁敲擊樂器、鼓來伴奏。
下面這段音樂便是N’Goron的節奏,講述了個人的本質獨特性,在這段節奏中,他們如此哼唱:
Toubalah Kono djo, ibi ikele nah,
N’ne koo Toubalah Konoh djo, ibi ikele nah
深林中的鳥兒呀,你是對的,你隻身一人
我,我說呀,深林中的鳥兒,你是對的,你隻身一人
在塞奴沃族的儀式中,有一款特別的樂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在豹舞進行時,你一定會注意到。這是一款形狀特殊、圓嘟嘟的樂器,在西非一代有著數百年的歷史。
古代吟遊詩人的代表—— 科拉琴(Kora)
科拉琴是西非一帶的部落民族傳統樂器,也是過去吟遊詩人歌頌歷史、傳說的媒介。科拉琴類似豎琴,以剖開的非洲野生葫蘆(Cucurbita pepo)為琴身,覆蓋牛皮組成共鳴箱。
其製作科拉琴本身就連結著許多神話象徵:琴身葫蘆代表著部落土地,木柄象徵地上植物,牛皮則是動物生態,金屬的共鳴片代表了人的「溝通」魔力,以當地字彙吟唱「魔法」。當彈奏出特定的樂曲時,當地人們可以清楚地向你訴說,他們的祖先身在何處、和誰在一起、做了什麼事、欣賞著什麼樣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