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繽紛的雞尾酒又酸又甜,是三五好友派對、聚會時助興的常客。只要使用一些小巧思、搭配不同的材料、元素,就是全新的口感和視覺饗宴。卡琵莉亞(Caipirinha)這款由萊姆片點綴的調酒,則是巴西雞尾酒的代表。
卡琵莉亞的製作簡易,只要將巴西經典的甘蔗酒卡沙夏(Cachaça)加入糖、冰塊、萊姆汁,並用幾片萊姆片點綴就完成了!

然而,卡琵莉亞不是只有好喝而已!甚至能夠拿來治病!
卡琵莉亞的前身,是由蜂蜜、大蒜、以及檸檬調和而成的飲料。如同台灣人相信黑松沙士加鹽巴具有殺菌效果,也總是能神奇療癒喉嚨痛的小孩一樣,這款飲料就是巴西家庭用來對付小病小痛的家傳秘方。
遺憾的是,1918年西班牙入侵中南美洲,此舉不僅破壞當地文化紋理,也帶來西班牙流感。由蜂蜜、大蒜及檸檬組成的飲料失去療效,巴西人迫切尋找新的秘方,此時他們發現,卡沙夏這款由甘蔗汁蒸餾後的蒸餾酒似乎就是解答!


葡萄牙殖民者引進甘蔗、在巴西建設製糖廠(Recife Guide)
葡萄牙殖民者在1500年代早期將甘蔗引進巴西,當地出現製糖廠後,製糖廠裡的奴隸使用甘蔗汁蒸餾成酒飲,也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卡沙夏。
在當時,飲酒後酒精在喉嚨及胃引發的灼熱感,讓人相信它具有殺菌的功效,因此當地人開始將卡沙夏加進家傳偏方裡,並把蜂蜜換成糖、大蒜換成冰塊,再加上原先的萊姆汁,製成我們現在熟知的卡琵莉亞,對抗由殖民者帶來的西班牙流感。不管這是否有科學依據,心理上的確帶給患者安心感。

在西班牙流感平息後,卡沙夏及卡琵莉亞的地位也被鞏固。1922年二月,卡琵莉亞正式成了巴西國飲。2011年的官方統計則顯示,全巴西有四萬家卡沙夏釀造商。兩者在巴西的重要性及普及性已不言可喻。


卡沙夏釀酒廠在巴西變得非常普及(The Culture Trip)

一杯小小的卡琵莉亞斟滿了深厚的巴西文化,大家下次也不妨試試這個簡單卻充滿巴西風情的白綠相間雞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