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結婚男人是會織布?來自剛果的「庫巴布」
女性挑選婚姻對象時,理想的男性是什麼樣子呢?在台灣的我們可能不會期待男性要能「織布」,但在剛果東南部的古王國──庫巴(Kuba)中,找到一個願意為你織裙子的男人,等於是嫁得一段好歸宿。
女性挑選婚姻對象時,理想的男性是什麼樣子呢?在台灣的我們可能不會期待男性要能「織布」,但在剛果東南部的古王國──庫巴(Kuba)中,找到一個願意為你織裙子的男人,等於是嫁得一段好歸宿。
由於甘比亞受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影響,各宗教結合當地習俗創造出獨特的甘比亞式婚禮(Futu Sito;當地的曼丁卡語),有時結婚時雙方不同信仰還必須跨越宗教的衝突。
隨著歷史更迭,非洲文化在世界各地逐漸演變並蓬勃發展,像是藍調音樂、舞蹈等等,除此之外,非洲傳統信仰也在南美洲落地生根,它結合了天主教以及南美習俗,成為在地特有的宗教「坎東佈雷教(Candomblé)」。教徒相信有自己的守護靈,禮拜時會用歌舞祭拜神靈,因為有著非洲節奏的歌舞特色與台灣民間信仰的遶境活動類似,甚至有人戲稱是「南美的八家將」。目前在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烏拉圭和巴拉圭有至少200萬的信奉者。
台灣近年有著許多著重身心靈的活動,而關聯到巫術、祈禱、秘密儀式的薩滿文化,許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亞馬遜雨林,用著迷幻藥草-死藤水(Ayahuasca)的巫師。一些美國影劇偶爾會出現片段,喝下死藤水而淨化靈魂的神祕儀式,其實這個儀式衍生自亞馬遜當地的原住民-西皮波族(Shipibo-Conibo),除了使用死藤水作為醫療、通靈的媒介,他們的著名的陶器、以及奇特的地圖圖騰,近年來都讓世人對其有著極大的想像。
不同膚色種族應該如何相處,是現今十分棘手的問題,而在百年前的南美洲,似乎找到了方法!哥倫比亞西南地區的納里尼奧省,有一場古老慶典達成現代人們希企的和諧。慶典中,人民會以顏料、石灰將膚色塗成黑色或白色,並一起同樂,藉此達到不同民族的融合,也因此被稱為「黑白狂歡節」。
在沙漠地區,總給人水資源匱乏的印象,更遑論釣魚、捕魚了,但在西非馬利的村子,這個日子,成千上百名村民會提著竹簍、釣具,一起衝入一座小湖泊捕魚,空前盛況,成為相當獨特的景象。
到現在仍舉行活牲獻祭儀式的民族已不多見,但位於印尼婆羅摩火山的騰格爾族(Tengger),仍保有這樣的傳統-亞德尼雅卡沙達節(Yadnya Kasada),而這已經是他們折衷的結果,最一開始,他們是以活人獻祭。
刺青(Tattoo)是一種古老的藝術,世界各地許多原住民族都有著不同的刺青文化,時至今日,也已是現代人展現自我的方式。而你知道英文中「Tattoo」一詞是從哪兒來的嗎?它源於大洋洲薩摩亞的「Tatau」文化,在當地,人們會將刺青刺滿整個下半身,成為勇氣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