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應該是人們生活裡最貼近身體的一種工藝物件,之前隅消息介紹過的巴爾幹半島刺繡創作、到印尼蠟染工法,每個地區都有各自傳統的布料工藝,但會讓人眼花撩亂、甚至為之瘋狂的布料,大概無法不望向非洲那繽紛卻又質樸的布料。
在西部非洲,除了過往介紹過來自馬利的泥染布與象牙海岸的Korhogo手繪布,西非人們在布料花紋風格上,其色彩鮮明或手繪風格,確實讓人大開眼界忍不住想珍藏,這次改道至奈及利亞與迦納,雖然他們地理相近,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傳統布料染繪工藝。
奈及利亞:Adire 藍染工藝

除了台灣自古以來就有的藍染工法,遠在非洲西部的奈及利亞,也有著千年歷史的藍染工藝技術。奈及利亞的藍染技術稱為「Adire」,來自約魯巴族的傳統,「Adire」在約魯巴語中即代表「綁」和「染」的意思。

當地婦女們會採集具有「藍靛素」的植物葉子,乾燥後製成球狀,再添加鹼性溶劑發酵後進行染色,透過將布料綁成不同的樣式,染出來的花紋也會有所不同。除此之外,約魯巴族婦女也會在未染色的棉布表面,塗上麵粉糊或木薯粉糊,待麵糊乾掉之後拿去染色,塗有麵糊的部分則不會染上藍色,使「Adire」的花紋更細緻、精美。





迦納:Adinkra 阿丁克拉布

走在迦納的街頭市集,很常能見到攤販銷售著印有阿丁克拉符號(Adinkra)的衣服或布料。阿丁克拉符號源自阿散蒂王國(The Asante Empire),每個符號各自具有特別的涵義與概念。傳統上,只有皇室和宗教領袖在特殊場合時,才會身穿阿丁克拉布料所圍的服飾,到了現在則是任何人都可以穿著。目前阿丁克拉符號廣泛用於織布和陶器,隨著近年來旅遊業的興起,在T恤、珠寶等觀光產業上,也可以看到它的應用。

阿丁克拉布料的製作,會使用一種堅硬樹皮「Badie」所製成的染料,在白色、黑色或深褐色的棉布上印製花紋。將樹皮泡水一天後,敲打樹皮出汁,接著沸煮兩天,便會得到黑色黏稠的染料「Adinkra Aduru」。壓印前,先在布面上使用刷子刷出方格,然後在每個方格中蓋上具有象徵意義的阿丁克拉符號,一件經典的阿丁克拉織品就完成了。
隅消息|全球南方相關主題 長期徵稿計畫
南南之隅致力於推廣認識全球南方,挖掘各個關於物件、工藝與產業的生命故事,發展人們向南的視野。你也對這些地方的生活、文化與產業有興趣,喜歡透過文字或影音進行介紹記錄分享,南南之隅誠摯歡迎您的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