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制裁下的俄羅斯日常|《到南方》早茶講座記錄
2014年,烏俄爆發克里米亞衝突,俄羅斯揮軍至烏克蘭東部,也引發西方對俄進行經濟制裁。當時埋下戰火,延續至今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過往幾年的西方經濟制裁,使得俄羅斯人的生活產生什麼變化呢?《到南方》早茶講座邀請到旅居莫斯科多年的講者田家綾,跟大家分享她的觀察。
現代科技的方便,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無論是聯絡、找路、記事……只要一支手機就能搞定,想必多數人都難以回到沒有科技的日子。一位德國學者史蒂芬妮‧福克斯,卻在前往非洲做研究的過程中,愛上馬賽男子Sokoine,並決定嫁入非洲原始部落。
史蒂芬妮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附近的小鎮,熱愛自然的她,前往英國攻讀生物和保育學學位,並在一個非政府組織投身保育研究工作。史蒂芬妮在坦尚尼亞的馬菲亞島研究時,遇見來自非洲馬賽部落、當時在潛水中心擔任保安的Sokoine,兩人結下了緣分。
當時史蒂芬妮已在坦桑尼亞生活了一年,並學會坦桑尼亞的官方語言史瓦希利語。她與Sokoine認識兩個月後開始交往,一年後結婚。為了與Sokoine在一起,斯蒂芬妮移居馬賽部落,搬進在Sokoine的大家庭開始新的生活。
每天史蒂芬妮早上7點醒來,喝茶吃早餐後送兒子上學,接著照顧山羊、放牠們出去吃草散步。午餐過後的休息時間,女性會縫紉、製作捕夢網的珠寶,或是搜集柴火做飯。雖然現在已經適應,但初來乍到時,史蒂芬妮對於部落傳統曾經難以適應。
雖然史蒂芬妮可以說流利的斯瓦希里語,但部落是以馬賽語溝通,讓她時常有格格不入的感覺。另外傳統部落文化中,男人必須一起用餐,使得史蒂芬妮時常無法與丈夫單獨相處,有時她甚至要和Sokoine與他的兄弟一起睡在同個房間。
史蒂芬妮曾認為生孩子可能會改變這一點,但結果截然不同。有了孩子後,由於教養問題,她反而因教養問題與多了一層隔閡,但孩子也讓她跟部落的女人更為親近,尤其是Sokoine的母親,「我與婆婆共度了很多時間,跟婆婆學會了他們的部落語言。」
另一個需要調整的方面是物理環境。由於馬賽部落都是從河裡打水,水源衛生問題讓史蒂芬妮大小病不斷,從腿部敗血症、瘧疾到阿米巴痢疾。心理、情感和身體上的挑戰,讓史蒂芬妮與 Sokoine多次發生爭執,但她也知道必須自己想辦法,在尊重部落傳統的同時做出改變。
史蒂芬妮從改善水質開始,她在家裡裝了濾水器。另外Sokoine 家中過去都是使用柴火煮飯,導致空氣中充滿煙霧,史蒂芬妮的肺部也出現問題,因此她安裝了一個燃氣灶,全家人的生活品質都有顯著的提升。
史蒂芬妮也與部落裡的女性合作,僱用當地婦女為部落的遊客做飯、製作傳統禮物,帶領遊客感受馬賽文化,為部落帶來工作機會。此外,史蒂芬妮也製作女性生理用品,不僅為自己的家庭,也為部落盡更多的心力。
Sokoine對於史蒂芬妮這些調整方面相當通融,只要她不冒犯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他們就可以接受這種幫助部落的方法,正面的接納也讓史蒂芬妮更融入部落。
史蒂芬妮提到,不少環境保護組織會以保護自然的名義任意驅趕原住民,例如馬賽人就被世界自然基金會趕出自己的土地,以滿足觀光文化和獵人的需求,並沒有真正以當地原住民的角度看待環境。
「真正保護環境的人,是居住在土地上的原住民。」史蒂芬妮認為原住民與大部分西方世界不同,與自然有著深厚的聯繫。馬賽人出生在自然環境中,生活也與之共存,所以他們知道如何保護環境。
雖然馬賽人的土地越來越少,但他們的文化仍舊依賴土地,因為他們需要透過放牧來維持生計。在呼籲人們在更尊重原住民的生活同時,史蒂芬妮以自己的方式幫助部落前進,細心平衡傳統與現代的需求,保護馬賽人獨特的文化和環境。
(整理自passionpassport、standard)
2014年,烏俄爆發克里米亞衝突,俄羅斯揮軍至烏克蘭東部,也引發西方對俄進行經濟制裁。當時埋下戰火,延續至今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過往幾年的西方經濟制裁,使得俄羅斯人的生活產生什麼變化呢?《到南方》早茶講座邀請到旅居莫斯科多年的講者田家綾,跟大家分享她的觀察。
聖週是拉丁語系國家重要的宗教慶典,巴拉圭人為了配合齋期,會全家總動員,一起製作耐放不易壞的樹薯起司餅!二、三十年前更透過樹薯起司餅,發展出充滿愛與交流的分享文化。
中國有個小非洲城,裡頭有不少自非洲來工作與經商的人們。小非洲城興起已20年餘,不過在Covid-19疫情爆發時,卻快速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