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獨門陶藝——赤泥與黑陶,你喜歡哪一個?
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保留了不少傳統文化,不少小鎮都有流傳多年的特色陶器工藝。有些如赤泥陶器與時俱進、至今仍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另一個村莊的黑陶罐則是閃閃發亮,成為最時尚的擺飾。
中秋節即將到來,親朋好友相約齊聚烤肉、吃柚子、吃月餅,別忘了抬頭看看一年裡最圓最大的月亮。不過舉頭賞明月時,你是否也納悶「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句話,究竟外國的月亮長什麼樣子呢?這次跟著南南一探世界各國的月亮。
2022最美的月亮,或許是今年6月的「草莓月亮」,每年6月為美洲原住民盛產草莓的季節,因而在這個時期的滿月有著「草莓月亮」之稱。 今年恰逢月亮與地球的距離較近,為超級月亮,看起來比一般月亮更大更驚人,在中南美洲哥倫比亞、墨西哥一帶都可以清楚看見帶著粉橘色的超級月亮。
如今我們以科學方式理解宇宙的週期運轉,不過在科學與天文學尚未建置前,每個文化都有自身對於太陽、月亮與自然世界的理解與詮釋,像是依月相的陰影,古人相信月上有玉兔與蟾蜍的存在。在世界各地都有著類似的傳說。而南美洲秘魯,住在月亮上的不是兔子,是一隻狐狸呢!
傳說狐狸非常喜歡月亮,每天晚上都會在月光下賞月。一天他製作一條極長的草繩,拜託飛鷹飛向高處,將草繩繫於月亮上,最後狐狸一步一步爬上月亮,終身居住在月亮上。下次到秘魯,可以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或許你也能看到月中之狐。
近期因社會議題被熱烈討論的東南亞國家柬埔寨,也有類似中秋節的傳統節日,那就是「送水節 Bon Om Touk」,於每年10月下旬或11月初的滿月舉行。每年11月,為雨季結束之時節,在首都金邊會盛大舉辦為期三天的節日,有划龍舟、送水燈、拜月亮等習俗,在象徵豐收與富足的滿月之夜,抱著虔誠的心,像月神祈求豐收與庇佑。
東方人說月圓人團圓,滿月象徵福氣與圓滿。不過在土耳其、巴基斯坦等伊斯蘭國家,或許更常看見「新月」,從他們的國旗中便可略知一二。伊斯蘭信仰以月亮作為曆法,若見新月則為一月初始,「新月」象徵著新生,代表新的開展與新生力量。
看完這麼多世界各國的月亮,特別是這次南南蒐集的是南方的月亮,是不是覺得他們的月亮真的蠻圓、蠻亮的呢?其實不只台灣對月亮有著滿滿的愛,世界南方各國的人們也對月亮有著不同的象徵與傳說,看來人類對於黑夜裡發亮的東西,都無法忽視內心隨之而來的許多感受。
這次中秋賞月,也跟親友炫耀一下各國月亮的小故事吧!
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保留了不少傳統文化,不少小鎮都有流傳多年的特色陶器工藝。有些如赤泥陶器與時俱進、至今仍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另一個村莊的黑陶罐則是閃閃發亮,成為最時尚的擺飾。
傳統手工藝成為時尚元素,不僅引發世界對於原民部落文化的關注,更讓製作、編織日用品的部落女性,擁有更多人生可能。
羅根繪畫這項精細的手工藝於工業興起時面臨第一次的消失危機,全世界只剩下貝迪一家延續此項技法。這一次,他們是否也能挺過疫情帶來的副作用、因應訂單及觀光客減少的困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