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柏柏民族復興之父:馬莫里教授(下)

2019-07-08
隅文化
, ,

1980年3月10日,因民眾不滿當局刻意壓抑柏柏語,柏柏人之春在卡比利亞展開序幕。馬莫里在公開演講說到:「你們說我是柏柏的詩人,確實是。這是我的根,也是你們的,更是阿爾及利亞文化的一部份,讓他更豐富、多元。所以我希望———你們能跟我一起,不只是維持這個文化,而是讓它繼續繁衍生長。」

行動的轉捩點發生在4月7日,警方開始對示威者鎮壓,激起大眾又一波怒火。提濟烏祖大學率先罷課,迅速引發全市罷工潮。政府鑑於行動皆由學界主導,決定先拿提濟烏祖大學開刀,在4月20日發動「米茲拉納行動」(Mizrana Operation),警察半夜潛入學校宿舍,展開鎮壓這次鎮壓出現了效果,儘管後續仍有著抗爭與罷工潮,但柏柏人之春大致上已在警方這次的鎮壓下終結。

雖然初發的柏柏人之春因鎮壓告終,但壓抑多時的柏柏人集結了能量,為未來持續的行動留下了豐厚的遺產;除了促成文化民主聯盟(RCD)政黨的成立,每年4月20日人們都會再次上街宣示,而許多柏柏人出身的政治人物,都曾參與這場運動。

柏柏人之春結束後,馬莫里前往法國,成立了「阿瑪濟研究中心」,發行了柏柏語古詩集。他還造訪了羅馬城的遺跡,試圖找尋阿爾及利亞古王國國王朱古達(Jugurtha)的遺蹤,這個柏柏國王曾勇敢的對抗羅馬政權。馬莫里對此寫道:「朱古達被打敗後,被囚禁在一個地窖裡,他的名字被寫在囚犯的名字中。他們以為他會餓死,他卻沒有,只好找了個奴隸把他掐死了。」

馬莫里推崇朱古達國王是柏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自由奮鬥者」,以他為名寫一篇劇作,希望鼓勵柏柏人們,但最終這篇劇作卻沒有完成。1989年2月,馬莫里遭遇車禍而身亡,被當局謀殺的陰謀論立刻傳開,到三十年後的今天仍未平息。作為知名學者,那時沒有任何官員出席葬禮,卻有高達20萬人民參加告別式,也看到馬莫里在柏柏人心中的至高尊敬。

2001年,一名年輕學生馬西尼莎Guermah Massinissa被無故逮補,並在被羈押時遭殺害,引起大眾公憤,大批民眾上街頭抗爭。一開始當局辯稱,該名學生謊報身份,其實是一個26歲、名為卡林的通緝犯。數月後,才承認他確實叫馬西尼莎,而且是個無辜的高中學生。儘管如此,卻沒有道歉或賠償受害者家屬的意思,甚至繼續鎮壓示威,宣稱有外來勢力介入這場抗爭。最後演變成更大的衝突,造成120人喪生,多數為年輕人,史稱「黑色春天」(Black Spring)。

數月後,這場運動才逐漸平息,雙方也達成一些重要共識。包括其中一個小鎮巴巴恰(Barbacha)得到自治權、柏柏語被列為國家語言(非官方語言),馬莫里故鄉卡比利亞自治運動組織(MAK)成立,都是這場運動的成果。

後來柏柏人的示威抗議一度沉寂,一直到2011年爆發阿拉伯之春,引發了另一波影響更廣大的第二次柏柏人之春,才迫使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官方正視柏柏人的文化認同,將柏柏語列為官方語言,並訂柏柏人新年為國定假日。多年來的抗爭開花結果,馬莫里卻已逝世三十週年,有民眾感性對他喊話:「您離開時,改變的齒輪才剛滿滿啟動,現在您終於可以放心離開了!您在我們心中點燃的火種,將永不會熄滅!」

馬莫里教授生前所掛心能激勵柏柏民族的朱古達國王劇作,雖然沒有真的完成,但或許他已用他的生命演出了朱古達國王之劇,他正是民族裡最燦爛的那顆自由奮鬥之星。

分享及相關文章

[DISPLAY_ULTIMATE_SOCIAL_ICONS]
分享給LINE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