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BBC美食頻道一部蛋炒飯教學,因女主持人奇特的煮飯方式(不洗米、煮麵式煮米、煮滾後沖水瀝乾),讓台灣和其他東亞網民一片哀號崩潰。馬來西亞網紅--羅傑叔叔(Uncle Roger)大力抨擊這是一個擊碎亞洲人三觀的恐怖美食影片,也引發全球網友對於如何正確煮飯的瘋狂大戰。
這波煮飯全球熱議潮在兩位話題人物合體拍片後,暫時歇息,但底下各國網友的留言,也展示出各個國家「正確煮飯」的不同方法。
This video and what people are saying about it makes me feel so ??!?mehh?!? I'm south Asian and we cook rice like that. How you gonna hold monopoly over how you cook rice and say it's not the Asian way as always excluding us pic.twitter.com/po2w4NafTy
— Diyaa⁷✜☔ (@mintminnim) July 22, 2020
南南收集了四個南方國家截然不同的煮飯方式,一起看看他們在沒有大同電鍋下,怎麼煮出香噴噴的白米飯。
印度-香米飯(Basmati Rice)

讓羅傑叔叔暴怒的煮沸和瀝乾的煮米方式,其實是印度人煮印度香米(Basmati Rice)的方式。用較多的水來煮米的用意,可以讓廚師不用一直在爐子旁邊看顧,此外,這樣煮出來的米比電鍋蒸煮的方式,有著讓米粒會更加飽滿的優點。
將過多的煮米水用漏勺濾掉的做法,能間接去除大米15%的澱粉,對於有糖尿病或是想減肥的人來說,是最健康的吃米方式。因此,到目前為止,許多印度和西亞國家都持續使用這個煮米方法來烹飪他們的香米喔!

西非-非洲飯(Jollof Rice)

西部非洲國家如甘比亞、塞內加爾、迦納等國一帶,其實吃米文化十分悠久,至今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非洲米是一種可以克服乾旱和水災各種極端氣候的長米,即使是洪水氾濫的時候,也可以繼續生長。對西非人來說,最重要的一道米食就是非洲飯 “Jollof Rice” 了!
這道風靡整個西非的料理,源自於12世紀的西非約洛夫王朝(Jolof Empire),是用大量的番茄、香料和洋蔥熬煮的醬汁,直接與生米混合煮熟蒸乾而成。這不但是每個西非人的家家戶戶必備菜色,更是每個派對場不可或缺的派對食物。


中南美洲-黑豆米飯(Gallo Pinto)

米食不是土生土長的美洲作物,但在當地飲食文化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像是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黑豆加白飯 的 Gallo Pinto,甚至有著哥國國菜的地位。米飯的來源可追溯到16世紀初,當時由西班牙殖民者引進至墨西哥;同時,巴西因為有大量西非來的奴隸,也讓吃米文化進入了巴西。
不過對於拉美人來說,米飯不是主食,而是一種配菜!因此常常會見到他們用美洲的主食--玉米餅,配上米飯的吃法。米飯做法也很不同,他們會先起油鍋,用油炒生米到三分熟後,加入水、切丁的蔬菜、雞肉和調味料(雞湯塊及薑黃),蓋鍋煮到水乾,就成了營養滿滿的配菜。

伊朗-藏紅花脆米飯(Zereshk Polo)

伊朗古時稱為波斯,他們最早吃米食的官方紀錄,可見於西漢張騫出使西域的手札,裡面描述他對於離開中國千里之遠,仍能看到稻田的驚訝。伊朗人是極愛吃米也深愛自家的國產米,覺得它結合了東亞短米的口感和印度香米的香氣,這讓伊朗米硬是比外來米貴了三倍。
伊朗人煮飯的方式是先煮後蒸。讓米在逐漸變熱的水中慢慢翻滾,等吸足了水分要開始膨脹時,快速將浮在米粒上面的水分倒出,隔水蒸一個小時,他們相信這個作法才能讓米粒既飽滿又富含香氣。伊朗人也喜歡以各式的果乾、香料和鮮花將上桌的白米飯妝點得五彩繽紛,這也表達了他們對於米食的想像和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