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運輸至今盛行於摩洛哥,人們依然仰賴馬、驢與騾來運送貨品或水.驢子可深入機械運輸難以抵達的高山曠野,飼養成本比馬低,長期以來,一直都是摩洛哥家庭不可或缺的好夥伴.在摩洛哥,從北到南,城市、山區到沙漠,皆可看到驢驢身影,主要品種為加泰羅尼亞種與Poitevine。
本篇想來談談在摩洛哥的驢子,但限於人類飼養的家驢,不包含瀕臨絕種的非洲野驢(Equus africanus)。

驢子不僅在鄉村山裡肩負沉重的農務負擔,即便在城裡,都是重要駝獸。非斯(Fes)古城內以巷弄狹小聞名世界,車輛完全不可能進入,至今以驢子載負商品貨物。
2000年至2005年間,摩洛哥境內估計有超過上百萬頭驢子,多數作為農村勞務之用,由私人農場自行繁殖,九O年代,驢子曾大量用在物品走私;之後因摩洛哥經濟與運輸型態改變,2000年後,數量銳減。2012年時,約有九十六萬頭,一頭驢子約在一百三十至三百六十歐元之間。
摩洛哥山區使用驢子的密度極高,驢子因而有了「柏柏爾吉普車」之稱,舉凡人、水與物品運輸,抑或深入基礎交通建設尚未抵達的偏遠地區,農田勞動,走私及運水等,莫不仰賴驢子.由於驢子身上往往揹著五顏六色各種籃子,某些地方甚至設有「停驢場」。
驢子偶爾出現在觀光業裡,載客遊山或深入沙漠,但一般來說,依然以偏遠鄉間及山區農務勞動為主。現在仍然仰賴驢子工作者,往往生活貧困,山村農民買不起現代農耕器材,城裡送貨者買不起摩托車,才會仰賴飼養成本較低的驢子。

獨一無二的驢子節
在驢口眾多的摩洛哥,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驢子節。
在麥克內斯城(Meknès)附近的Beni Mammar ,於2004年首創「驢子節」(Festibaz),每年七月固定舉辦且已成當地傳統,目的在於像驢子這等刻苦勤奮且不知疲憊的駝獸致敬,同時也展示了驢子在人類生活裡的重要性。
礙於財政困難,在中斷五年後,Beni Mammar在今年(2019年)重新舉辦第十二屆驢子節,進而為驢子舉辦選美大會,今年約有二十頭驢子參加選美,評審包含獸醫、藝術家與哲學老師在內共九位,舉辦地點選在村裡的公用空地,圍觀的兒童及青少年相當多,審美標準包括相貌美麗且奔跑速度快。
這場選美競爭相當激烈,由一頭與埃及豔后同名的母驢Cléopâtre打敗所有公驢,奪得最後獎項,而且這是史上第一遭由母驢贏得冠軍!
比賽當天,Cléopâtre從驢頭到驢蹄,身上無處不是花,還戴上太陽眼鏡,終究成功登上后座,並為主人Abdeljalil贏得了將近兩百五十歐元獎金,以及一大袋大麥作為獎品。廿六歲的Abdeljalil尤其高興是由自己的母驢Cléopâtre奪得驢界選美最高榮譽,在他眼裡,自己的母驢非常漂亮,才會幫牠名為 Cléopâtre。此外,他認為摩洛哥女性地位依舊低落,希望藉由Cléopâtre得獎,讓這個世界知道驢子很美,而母驢也可以打敗公驢,奪得選美冠軍殊榮。
Beni Mammar小鎮的居民對驢子有極深的情感,認為驢子為人類辛勤工作,擔負鄉間運輸主力,卻有著不良形象,例如形容某人像頭驢子,是在辱罵他,藉由驢子節的舉辦,除了向驢子致敬,更希望藉此教育摩洛哥民眾,為驢子洗刷污名。而也有村民認為驢奶營養價值高,美容功效強,希望藉由驢子節來打響名聲,讓他們家的驢奶可以賣得好價錢。

驢子出口貿易
摩洛哥過去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驢子出口國,將國內驢隻銷往西班牙及法國,直到2005年,瘟疫流行,這才停止。近年來,摩洛哥驢子出口貿易進展迅速,進口國正是中國,隨著強國崛起、阿膠爆紅,對驢子的需求量暴增。
北京每年約進口十萬至百萬頭驢子,用來製作珍貴中藥-阿膠。阿膠因《後宮甄嬛傳》爆紅,據說具有治療貧血以及調和女性月經的神奇功效,雖然多有爭議,依然不擋其勢。中國每年約消費一百八十萬噸驢子,近年價格暴增,供不應求。
亦即,摩洛哥的驢子產量向來極高,足以外銷,過往是以活口的方式,主銷歐洲,服務於農業,此時則交出生命,成為價格高昂的中藥材。

蔡適任
法國社科院(EHESS)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博士。旅居巴黎十二年半,流浪的渴望讓她毅然放下所有,前往摩洛哥人權組織工作,竟愛上撒哈拉,並與在地的遊牧民族貝桑相戀結婚。目前居住摩洛哥,與先生經營《天堂島嶼》,盼能推動友善生態與居民、深度認識遊牧民族的旅遊,常撰文探討沙漠生態及遊牧民族人權等議題。
網站-天堂島嶼|臉書-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