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不在喜瑪拉雅山的玫瑰鹽:巴基斯坦的凱沃拉鹽礦

2020-01-14
隅產業
, , ,

「玫瑰鹽」是眾所皆知的名鹽,不管用於料理或SPA,不過你知道世上大部分的玫瑰鹽都產自哪裡嗎?答案是巴基斯坦的鹽礦。而對當地人來說,「玫瑰鹽」成為他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他們希望讓世界知道,「你們吃的高級玫瑰鹽,是made in Pakistan!」

巴基斯坦工人從岩礦脈取天然玫瑰鹽(FRANCE 24)

「鹽」這個過於平凡的生活用品,大概很少會有機會登上「國家熱事」的行列,然而,玫瑰鹽在巴基斯坦不僅成為國會議員辯論的主題,在報紙、社群媒體的hashtag也都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究竟,玫瑰鹽何以獲得巴基斯坦民眾的強大關注?

玫瑰鹽儘管常常冠上喜瑪拉雅山之名,但實際產地距離喜馬拉雅主山脈有數百公里遠,真正位置靠近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Islamabad)附近,車程約兩小時的一處著名鹽嶺。市面上所看到的玫瑰鹽,大部分都來自這座山底下的凱沃拉(Khewra)鹽礦脈。

播放影音

凱渥拉鹽礦開採實錄 (FRANCE 24)

長約40公里的凱沃拉,是世界第二大鹽礦,被認為是6億年前的鹹水湖所遺留下來。目前開放部分區域接受觀光。在觀光區外,巴基斯坦工人們在那兒開採鹽礦。如同傳統其他採礦方式一樣,工人必須從礦脈裡炸下大片鹽礦,再將它們運輸出去,採鹽礦的過程十分危險,卻沒有同等的回饋。

整個鹽礦開採、輸出、銷售的過程,是由巴基斯坦低價出口玫瑰鹽給印度及中國,由印度人進行加工後,再高價輸出歐美。以玫瑰鹽受全球各地人們的喜愛來看,巴基斯坦每年出口量約40萬噸,獲利卻低於5千萬美金,等於一噸只獲得125元美金,中間的主要利潤看來都被印度與中國拿走了。

凱渥拉鹽礦是世界第二大鹽礦,並劃設觀光區開放參觀 (Kasur Tv)

奪回玫瑰鹽

近來,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關係惡化,不想再賤賣自身資源,作勢要拿回玫瑰鹽產業的主導權。首先,Twitter上開始出現數以千計憤怒的民眾串連,認為不該再便宜出售玫瑰鹽給印度,印度不僅賺高度差價,還未標明產地,甚至有誤導之嫌,人們高呼「我們必需保護我們的天然資源!」

嗅到這項議題的政治味,參議院長Sen. Shibli Faraz 開始在國會主張「奪回玫瑰鹽」,他說「這是個獨一無二的產品!把它標示為『巴基斯坦產』十分重要!」他打算在國會推動法律,鼓勵巴基斯坦人自己製作高品質的玫瑰鹽商品。

巴基斯坦礦工正切割處理鹽礦石(Youtube)

不過當地廠商表示,他們當然有足夠的鹽可以出口到歐洲,但他們不會說英文,也沒有歐洲當地人脈,甚至也無法達到歐洲對產品的高標準,「可能在一包鹽中發現一根頭髮,歐洲人就會退回整批貨品。」在這樣的劣勢下,巴基斯坦人似乎難以真正「奪回玫瑰鹽」,雖然這樣做有較高利潤,但恐怕需要更長期的產業升級規劃。

儘管要讓玫瑰鹽的利潤能回到開採國手上並不容易,但或許將玫瑰鹽「正名」相對簡單。至少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喜馬拉雅玫瑰鹽」不來自於高山聖嶺,而來自於巴基斯坦,是鹽礦工人炸礦挖出,一路輾轉到您的餐桌上。

分享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