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迦納地區的「抬棺舞」,由於葬禮與舞蹈兩個衝突的元素形成有趣的畫面而在網路上爆紅。2023 年又有一支非洲的傳統舞蹈在網路走紅,那就是西非象牙海岸的「祖魯利(Zaouli)」面具舞,獨特的動作相當考驗腿力,因此又被稱為「世界最難的舞蹈」。
在抖音、推特走紅的祖魯利舞蹈
祖魯利舞蹈是一種在西非象牙海岸的古羅(Guro)社群表演的流行音樂和舞蹈形式。表演者快速且移動雙腿來跳舞,乍看只有腿部的動作,但祖魯利舞蹈還包括用快速的腿部穩定身體的平衡,動作雖然相似,但其實舞者對於每一個動作都有所要求,絕對不會出現重複的動作。
再加上祖魯利舞蹈的舞者都會戴上造型不一的面具,營造出另類的視覺效果,2023年在推特和抖音走紅,目前已經獲得超過200萬個讚和大量有趣的評論,成為嶄新的網路迷因。

透過舞蹈和面具呈現力量
祖魯利舞起源於非洲西部的象牙海岸,被古羅人世代傳承,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位於現今布吉納法索上伏塔地區的摩西族(Mossi)人,傳統上在重要儀式如婚禮或葬禮上為國王和首領表演,已經有超過200年的歷史。
祖魯利舞透過複雜的表演藝術,講述男女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上古神話。表演過程中,穿著精美的服裝和身體彩繪的舞者,會戴上精雕細琢的木製面具,為了呈現出「力量」,面具通常會帶有誇張的羽毛和尖角。戴著面具的舞者唱著歌,在傳統樂器的伴奏下,表演各種神話場景。

感謝創世主的傳統舞蹈
祖魯利舞蹈旨在感謝創世主(瑪烏)創造了人類,並表示對神明以及對生死權力的尊重。祖魯利舞蹈還希望透過舞蹈演繹神話,提醒人們都有共同的人性,神話中的每個角色,其實都映照人性不同的層面,必須更懂得包容彼此,正視自我。
由於訓練不易,表演者需要超過五年的時間來掌握這種舞蹈形式。業餘者在經驗豐富的專業舞者的指導下學習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表演時也會有不同年齡的成員共同演出,祖魯利舞蹈因而成為減少社會鴻溝、拉近族群向心力的傳統活動。

2017年被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了對世界的感恩,祖魯利舞蹈蘊含對女性美的致敬,面具、服裝、動作也揉合多種藝術元素,人們也因此能夠拉近距離,營造團體的向心力,如此深刻的文化意義,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 2017 年將祖魯利舞蹈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祖魯利舞蹈不只是為部落帶來連結,透過網路力量,讓更多的人看見來自西非的傳統,或許未來我們也能看到世界各地有祖魯利舞蹈的影子。
(整理自unesco、matadornetwork)
更多世界的隅消息


摩洛哥古城非斯的皮革製染工藝
摩洛哥的著名古城非斯 (Fes, فاس )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遺產,保留了中世紀的伊斯蘭氛圍;城內的古老工坊Chouara Tannery也有超過千年歷史,建於11世紀的它仍沿用傳統工法製染皮革,也同樣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遺產

有多好吃?亞美尼亞和土耳其都想爭取的中亞披薩
中東披薩由亞美尼亞薄餅為基底,上面灑滿碎羊肉,美味而受歡迎。但這個高人氣也讓它成了土耳其和亞美尼亞較勁的爭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