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卡達世界盃有著許多國家隊伍參賽,位於西非的迦納也是參賽國。迦納除了巧克力為人所知外,還有一項極具特色的商品:棺材。在當地,工匠會依照死者生前的職業,把棺材打造成飛機、汽車等特殊造型,吸引大量眼球,更被喻為是「夢幻棺材」(Fantasy coffin,迦納語為okadi adekai),甚至享譽國際。

夢幻棺材源自母親的遺願
大約50年代,Seth Kane Kwei當時正在製作家具,卻聽見了母親仙逝的噩耗,而他清楚母親的心願就是得以出國遊歷世界一番,為了完成母親的遺志,他將母親的棺材打造成飛機形狀,希望母親能夠在天堂翱遊四海。
在葬禮當天,其他村民注意到了這副具有特殊造型的棺材,留下深刻印象。不久,村裡一位老漁夫逝世,他的家人便向Seth Kane Kwei詢問,是否能打造一副屬於漁夫的棺材。於是Seth Kane Kwei為他打造了有著魚外形的棺材,這種特殊造型棺材的名聲開始傳開來,漸漸地越來越多人想要這種特殊棺材,「夢幻棺材」因應而生。在迦納當地,目前已經有10多個「夢幻棺材」工坊,成為獨特的棺材產業。

死後還有來世
在迦納人的生死觀中,他們認為死者有來世、會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也認為祖先的力量能影響後世的子孫,因此在祭祀時是格外慎重。他們會在棺材上花掉一整年的薪水,也因此,夢幻棺材起先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是屬於酋長等部落貴族才能使用,是到了後來產業發展開來,才慢慢成為所有迦納人的陪葬品。
而夢幻棺材大多數是以當地盛產的非洲白木製成,若是預算較多,則會選擇桃花心木。工匠們會依照死者的職業去量身訂做,例如:酋長用獅子、司機用卡車、歌手用麥克風等等。夢幻棺材是以全手工打造而成,花費時間2到6周,價格大約落在1萬到4萬元新台幣。

成為世界的藝術品
發展至今,夢幻棺材已不只是迦納人使用,它成為了銷往世界各地的知名藝術品,不少美國或是歐洲的顧客會下訂夢幻棺材,甚至有數名工匠成為了享譽國際的棺材藝術家,像是:Kudjoe Affutu、Eric Adjetey Anang 等等,他們都曾在迦納當地學習,並在歐洲各地開設藝術展。
對於迦納人而言,這也是他們的驕傲,他們把葬禮視為成年禮的一種,必須經歷過親友的死亡,才能真正成長。迦納人會在葬禮上唱歌、跳舞、喝酒,或是跳著名的棺材舞,期許著自己也能被葬在夢幻棺材之中,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做著讓自己驕傲的那份志業。
更多世界的隅消息


入圍奧斯卡雙大獎:羅馬尼亞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
因為一場火災,羅馬尼亞導演揭發了當地健保制度的腐敗與罔顧人命的自私自利,這部作品《一場大火之後》一舉入圍最佳外語片與最佳紀錄片雙大獎。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結婚!在西非甘比亞結婚
由於甘比亞受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影響,各宗教結合當地習俗創造出獨特的甘比亞式婚禮(Futu Sito;當地的曼丁卡語),有時結婚時雙方不同信仰還必須跨越宗教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