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早的棋藝遊戲!介紹來自中東的「雙陸棋」
圍棋、象棋、將棋、西洋棋‧‧‧‧‧等種種棋類,不只是闔家歡樂的遊戲,透過對弈也能讓棋手的心智成長,自古以來便受到人們歡迎。而在西方有一種棋類遊戲稱為「雙陸棋(Backgammon)」,雖然在台灣不流行,但是風靡於歐美,且歷史悠久,是現今認證最早的棋類遊戲。
人潮一早就湧向街道,在終年炙熱的艷陽下歡灶鼓動,有人手足舞蹈,有人腳踩啤酒箱以便站得更高,在人潮之中,各種主題的遊行隊伍、千奇百怪的花車,美麗的選美皇后在大家的歡迎夾道中遊行———這就是哥倫比亞烏伊拉省(Huila)首府內瓦(Neiva)6月的街道景觀。兩週盛大的「聖貝德洛節」(Festival de San Pedro),號稱每天都要狂歡到隔天太陽升起!
「聖貝德洛節」在當地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名為紀念聖人,但自20世紀中期已明確轉型為民俗音樂、舞蹈的盛會,是哥國最盛大的節慶之一,2006年被國會定為國家文化遺產。盛大的遊行、傳統音樂、舞蹈在街上代代相承,女人戴花、男人戴帽,人人都戴笑,歡慶著他們豐富的文化遺產。
首先帶大家來回顧1958年的珍貴紀錄,出自電影蝰蛇(La Víbora),可以看到當時遊行的人們、復古的花車,以及他們一脈相承的傳統服飾:大大的草編帽、男生穿全白搭領帶,偶而套上一件遮陽的斗篷,女生則穿白色上衣即花俏蓬裙。影片後段他們跳的舞,就是該節最經典的代表舞:聖歡人舞(Baile Sanjuanero)。
「聖貝德洛節」精神除了宣揚民俗文化,還有飽眼福——從創建比賽開始,年年都舉行選美比賽,選美反而成為節慶最大的噱頭。不過這比賽比較不一樣的是,占比分最高的並不是美貌、修養或人氣,而是你多會跳聖歡人舞!
現在看到的聖歡人舞是1930年代創作模型的延伸,官方競賽中皆使用同一首經典的班布可(bambuco)舞曲,舞蹈亦有固定的形式。由男性領舞,8個關鍵舞步構成,用蠻妙的方式呈現男人追求女人、雙方的打情罵俏、對彼此下戰術的過程。可在這支影片中看到:首先男方邀舞,輕扶女方腰、再來雙方8字繞圈,女生拿下男生帽子又戴回,兩人抓領帶共舞。第三步男方下跪、男方站起,兩方共舞一陣後,女方又欲拒還迎的放下帽子,總之,最終一定是會圓滿的追求成功。
雖然領舞的是男生,但聖歡舞的精髓完全是在女生身上。雖然舞步看似簡單無太多變化,要是多看一些比賽,會發現每個女生跳出來的感覺都不一樣,在精短篇幅裡表達出聖歡舞的精神,個人首推1996的皇后莉莉安娜。
作為比較,大家可以再來看看2012年的決賽現場,感受一下異同。我也查看了哥國網友在影片下方的留言評論,貼在下方。大家可以觀畢再來看,和你想法一不一致。
出於好奇,我看了一下哥國人在影片下方的評論
網友評論2012決賽:
沒什麼好看,一個比一個爛,真難過看到他們在毀了聖歡舞,離傳統越來越遠…
這怎樣?3000人在這邊狂聽同首曲子跳針嗎?哥倫比亞沒別首班布可歌曲可跳?
這五個女人是「全哥倫比亞最會跳聖歡人舞的人」?真丟臉~
網友評論莉莉安娜:
他們從沒選過更正確的皇后了!
你要是回來再參加你一定能再得獎,現在的舞者沒有你擁有的東西。
沒看過比這更好的聖歡人舞了!
滿令人驚喜的是,面對不同文化的觀眾,一個藝術家、表演者的用心與否與其精神,儘管通過一個畫質破敗的小螢幕,還是能夠傳達到對方的心中,真是美好。
圍棋、象棋、將棋、西洋棋‧‧‧‧‧等種種棋類,不只是闔家歡樂的遊戲,透過對弈也能讓棋手的心智成長,自古以來便受到人們歡迎。而在西方有一種棋類遊戲稱為「雙陸棋(Backgammon)」,雖然在台灣不流行,但是風靡於歐美,且歷史悠久,是現今認證最早的棋類遊戲。
一談到椰子,相信不少人就會想到圓潤的外觀和香甜的椰子汁。不過椰子的造型可不是千篇一律,在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北方的塞席爾島上,有一種相當罕見的特有種「海椰子」(Seychelles Nut),由於長得像人類的性器官而聲名大噪。
語言是文化的一環,藏在語言中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知識,還有對於民族的認同與情感。然而在北非摩洛哥,卻出現傳統語言柏柏語無人習傳、逐漸消逝的文化問題。對此,傳統民族柏柏人走上街頭,希望摩洛哥政府以更積極的政策來保留柏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