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農藥與鴨子:對抗從東非到南亞的數十億蝗蟲?

2020-03-02
隅時事 , 隅社會
, , , ,

今年在天干地支紀年法裡是庚子年,在過去歷史上,庚子年常發生巨大的變化。除了世界遭遇武漢肺炎的衝擊,全球經濟面臨極大挑戰,在東非,包括衣索比亞南部、肯亞、索馬利亞等地,也正遭受前所未見的蝗災,數十億蝗蟲大軍正肆虐東非人民賴以為生的糧倉,並擴展至阿拉伯半島、巴基斯坦等地,許多災禍似乎都相繼伴隨而來。

這次爆發蝗災的東非一帶,原本即是蝗害肆虐的範圍。但今年源於索馬利亞的蝗災之所以如此猖狂,主要肇因於極端氣候對牠們繁殖環境帶來重大改變。因應危機而過度繁殖的蝗蟲,集聚吞噬農田,讓原本就深陷戰禍與糧食短缺的非洲東部,如今約1900萬人面臨食物短缺的重大危機。

這些沙漠蝗蟲每天可飛行150公里,群聚時的數量,每平方公里可達1億5000萬隻。他們沿途繁殖、啃噬農作,專家估計,即使是小型蟲群,每天吃掉的糧食量也可供3萬5000人食用。他們一步步從東非擴散到西亞、南亞,朝東邊前進,氣勢銳不可擋。

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蝗蟲之所以爆炸繁殖,應當是受當地極端異常的乾旱與大雨影響導致。2019年,印度洋上的8個異常氣旋先在東非造成了乾旱,年末又形成大雨,這樣的環境正是造成蝗災的完美環境。

蝗蟲之所以爆炸性的繁殖,是由於旱災時草地貧瘠,蝗蟲生存空間變小而互相擠壓,當密度達臨界點,蝗蟲之間分泌的血清素會引發群聚效應,原本褐色的蝗蟲會轉成粉紅色、乃至黃色,集體大規模遷徙尋找食物來源。一旦轉為潮濕高溫環境,例如大豪雨或氣旋過後,便鑄成了蝗蟲孵育大軍的溫床,形成嚴重蝗災。

不過,許多現代大規模的災害,多已不僅僅是天災,還可能是人禍導致,蝗災也是如此。去年的葉門蝗災與今年的索馬利亞蝗災皆因內戰頻繁,控制蝗害力不從心,導致蝗害擴散,殃及鄰近甚至遠處的國家。目前能有效抑制蝗害的解方,只有空中投放農藥殺蟲。

空中噴藥的最佳時機,是當蝗蟲大軍還在地面上歇息的時候。蝗蟲在白天變暖前幾無活動力,因此清晨是最佳噴藥時機。但是清晨頻繁的降雨,多次阻礙空中噴藥,待飛機真正升空時,蝗蟲大軍早已在空中,還常常堵住飛機排氣孔,阻礙防災進程。

但對資源貧乏的東非來說,或許不是方法問題,而是資源不足導致。例如衣索比亞只有3架可用的飛機,肯亞也只有5架能夠進行噴藥,根本無力消滅億萬蝗蟲大軍,只能眼睜睜看著糧食被啃光,蝗蟲持續倍增往下個食倉移動。

目前蝗蟲大軍已經擴散至印度與巴基斯坦,學者預測蝗災將造成印度糧食減產三到五成,影響重大。專家也擔心,還深陷武漢肺炎疫情的中國也可能陷入蝗蟲危機。FAO(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蝗災擴大趨勢可能會持續到今年6月,如果這群沙漠蝗蟲經印度遷至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那麼也有沿此進入中國雲南等地的可能。

不過中國農業部門說,中國不是中亞東非沙漠蝗蟲的分布地,且蟲子難以飛越喜馬拉雅山,應不會造成太大風險。部分中國網友則表示中國人愛吃蝗蟲,飛來也不用怕,「120元一斤的,那根本是人民幣在天上飛耶」。也有人認為政府對抗有武漢肺炎不力的前車之鑑在先,應謹慎看待蝗災。

儘管中國信誓旦旦,但蝗蟲過去幾週的肆虐和武漢肺炎的爆發,也讓中國政府擔心蝗災在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狀況,在二月底時,傳出要派出10萬隻鴨子前往巴基斯坦吃蝗蟲,幫助抑制災情,以免蔓延至已因肺炎而動盪不安的中國。不過,認真的網友算過,10萬隻鴨子對抗數十億蝗蟲,大概吃上兩百年也吃不完,似乎難以有效對抗蝗蟲大軍。

中國打算派出十萬隻鴨子幫助遏止蝗災(Getty Images)

隨著極端氣候越來越普遍,儘管科技發達而人類知識躍進,但如今的天災人禍的規模卻也越來越巨大。專家估計當印度洋氣旋越發頻繁發生,以後蝗災可能越來越常發生,如何長期因應將是迫在眉睫的課題;而當災難發生時,對弱勢國家與弱勢族群往往更是衝擊巨大,考驗著人類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如何共同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