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洋蔥的政治學?洋蔥民怨橫掃印度政壇

2019-12-11
隅時事 , 隅飲食
, , , ,

就像台灣水果價格大跌或大漲都會引發政壇危機,在印度,著名的「政治蔬果」則是洋蔥。印度人太愛洋蔥了,每年上千萬噸的消耗量,是印度料理的精華,也是窮人生活的必備品,而一旦洋蔥價格稍有波動,在印度就會引發巨大的爭議,而最近,洋蔥價格又在印度政壇掀起了大波浪。

洋蔥在印度地位特殊(Livemint.com)

2019年洋蔥災情

今年七、八月的洋蔥價格每公斤不到24盧比(10元台幣),一個月後的九月,卻已經漲了一倍,每公斤來到48盧比(20元台幣),因此引起軒然大波。其實整個原因是每年印度都會迎來的雨季。

每年6-10月間是印度的雨季,豐沛水量隨著季風吹拂來到半島。降雨本是一體兩面,降下的瞬間滋潤了人們與動植物在乾季累積的渴望,但一旦「過量」,農民一整年下來辛勤種下的作物便岌岌可危。

在今年7、8月期間,印度再次發生了嚴重的水災,豪雨與淹水損壞了農作物,造成蔬果價格飆漲,民怨四起。於是政府下令禁止出口農作,並嚴厲打擊農人囤貨來拉抬價格的作為。雖然政府抑價措施是減少消費者的負擔,但對農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其實年初時,在印度部分地區,洋蔥價格每公斤曾低至2盧比,也是使得農民耕作洋蔥的意願大幅降低,轉而改種其他作物,洋蔥產量因此減少,在水災發生後,洋蔥價格水漲船高。這對仍有種植洋蔥的農民來說,可是天大的好運,但政府因消費民怨的抑價結果,反使得一些農民在10月初時走上街頭,抗議政府採取的抑價措施。

洋蔥在印度需求量高,價格聲碟都會造成爭議(Businessinsider)

洋蔥的政治地位

政府控制農產品價格在許多國家都普遍存在,但何以印度洋蔥農會憤而上街?其實部分也是因為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開出的選舉支票。

在之前競選期間,莫迪便承諾選上後會幫助農民改善經濟、增加收入,這項承諾替他鞏固了廣大的農村票倉。但當大雨來襲時,他或許更顧全整體民怨,希望穩住印度北方,尤其是糧食價格在近期已經過高了。而洋蔥這個政治炸彈,多年來常造成政壇危機,也因此他面對這個問題特別小心翼翼。

「政府陷入了兩難。他一方面要維持價格,一方面又要遵守承諾。」亞洲國家風險分析師 Jason Yek表示,「任何讓洋蔥降價的舉動都可能會引發洋蔥農的大力反彈。」

很多候選人會以洋蔥來為競選添光(Daily outlook Afghanstan)

洋蔥引發印度政壇風暴

已數不清是第幾次洋蔥造成官民關係緊繃。早在1980年,當時的國大黨主席英迪拉·甘地(Indira Priyadarshini Gandhi)在一場選舉造勢中就曾高舉一大串洋蔥登台,諷刺對手無法搞定洋蔥的危機。1998年,高價的洋蔥讓大黨印度人民黨直接在地方選舉的多數選區中敗陣,威力甚至超越其他政治醜聞。

即便到了本世紀,洋蔥還是顆大型政治炸彈。2013年,國大黨的執政期間,前任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也被指責沒有控管好洋蔥價格,令價格過度通膨,最終輸掉了2014年總統大選。去年莫迪總理競選連任,也把洋蔥納入政治口號,說農民是他的「TOP優先」(T-O-P priority),指Tomato、Onion跟Potato,也就是番茄、洋蔥、馬鈴薯,這些是印度最大量使用的蔬菜,他承諾會控管好價格。

農夫在洋蔥危機無奈成為受害者(India Today)

印度政府的窘境

當大雨襲來的水災造成洋蔥大幅漲價,民怨大幅襲來,於是政府介入嚴控市場價格,卻又引發農民的抗議,在父子騎驢間,印度政府似乎不管如何都得得罪一方。

政府上個月從州立蔬果倉庫輸出洋蔥到全國最大的蔬果零售商Safal,零售商幫忙協控價格,讓洋蔥壓回原來的水平。此外,從南方產區來的新洋蔥也幫助和緩緊繃的供需狀況。洋蔥的價格確實有所回穩,但出口被禁後,出口商怨聲連連,主要產區的農夫收入不到以往的75%。

種洋蔥的農人通常都只壓一個寶,對此,食物貿易政策分析師Devinder Sharma表示:「消費者開心了,承擔後果的卻是農夫。雖然政府應該要維持價格平衡,但那數以百萬計種出這個作物的人又怎麼辦呢?」

在全球氣候越發難以預測下,看天吃飯的農民則似乎總像在賭博,但與天氣對賭贏的時候,卻又會出現政府攔胡重新調整市場價格,在這個複雜賽局裡,似乎沒有人是贏家,而洋蔥則繼續發揮它在印度強大的政治影響力,讓每個政治人物避之惟恐不及。

資料來源:The Economist

分享及相關文章

[DISPLAY_ULTIMATE_SOCIAL_ICONS]
分享給LINE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