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逐漸消逝的語言,北非柏柏人為找回柏柏語走上街頭

2023-04-30
隅文化
, , ,

語言是文化的一環,藏在語言中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知識,還有對於民族的認同與情感。然而在北非摩洛哥,卻出現傳統語言柏柏語(Berber,又稱阿瑪濟語Amazigh)無人習傳、逐漸消逝的文化問題。對此,傳統民族柏柏人(阿瑪濟人)走上街頭,希望摩洛哥政府以更積極的政策來保留柏柏語。

僅有25%人口使用的官方語言

摩洛哥的居民有80%屬於柏柏人後裔,但近年使用傳統語言柏柏語的人卻越來越少。根據摩洛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資料,摩洛哥僅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會講柏柏語,且短短五年內,使用柏柏語的人就減少了三分之二。

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政府對於柏柏語的長期漠視,儘管柏柏語被定為官方語言,但摩洛哥對於保存柏柏語並不積極,加上在語言的便利性之下,摩洛哥大多使用阿拉伯語。不少柏柏人對此感到相當憂心,認為政府有意地放任語言自由發展,造成柏柏語日漸凋零。

短短五年內,使用柏柏語的人就減少了三分之二。(Meer)
擺脫受壓迫的歷史

談及柏柏人對於語言的關注,就必須提到他們民族自決的歷史。過去住在摩洛哥地區的大多是柏柏人,但柏柏Berber一字來自拉丁文barbari,也就是「野蠻人」,因此他們更希望自稱「阿瑪濟」(Amazigh),為高貴與自由之意。柏柏人與阿拉伯人共處,因此現今的摩洛哥人多混有阿拉伯和柏柏的血統。(相關文章:柏柏民族復興之父

然而20世紀摩洛哥透過武裝抗爭擺脫法國的殖民後,當時的掌權者卻將阿拉伯語作為官方主要語言,令許多柏柏人相當不滿,走向街頭抗議。1997年柏柏人組成跨國組織「世界阿瑪濟大會」(Amazigh World Congress),選出代表著團結與文化復興的柏柏族旗,在抗議活動、重大盛事都能看見這面旗子。

經過多年抗爭,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在2011年承諾推廣柏柏語,同年通過新憲法,將柏柏語定為官方語言,才一定程度平息爭議。

1997年柏柏人選出代表著團結與文化復興的柏柏族旗。(AMNESTY)
摩洛哥政府推行柏柏語進展緩慢

雖然摩洛哥在2011年就將柏柏語定為官方語言,但是摩洛哥政府對於保護柏柏語的行動仍然相當消極,直到2020年才頒布保護語言相關法律,並在今(2023)年將保護柏柏語的預算增加了50%,達到 3000萬美元,並在公部門僱用數百名規劃保護柏柏語政策的官員,仍難以減緩柏柏語的消逝速度。

由於預算缺乏,許多學校並沒有教授柏柏語,學習柏柏語的兒童人數已從14%降至9%,家長也因為學校沒有將柏柏語納入考科,讓孩童以學習阿拉伯語為主。

摩洛哥文化交流研究協會(AMREC)負責人對此表示:「政府對於柏柏語的緩慢作為,正一點一滴殺死柏柏語。」無論是政府的作為,抑或是教育的忽視,種種行徑都會讓柏柏語一點一滴消逝在歷史的長河,僅留在老一輩的記憶中。

(整理自AMNESTYMeer

更多世界的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