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很「純」的金門高粱一直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特色產品,也是外國觀光客來台體驗台式生活,在夜晚霓虹燈閃爍、喧囂的街道旁,揮舞著筷子大吃熱炒時必配的豪氣飲料。聽到金門人每年能配給到幾瓶高粱酒當作福利時,更是令本島人羨慕不已!

在印度西南方有個名為果亞(Goa)的省份,他們也有自己的獨門好酒:芬尼果釀酒(Feni)!芬尼酒可以分為椰子酒及腰果酒兩種,在葡萄牙殖民者帶來腰果樹之後,當地便開始釀造濃烈又美味的芬尼腰果酒,酒精濃度高達43-45%呢!

曾由葡萄牙殖民的果亞位於印度西南方(Google Map)

在開喝腰果酒之前,你知道我們平時吃的堅果腰果,其實是一種水果嗎?!

腰果的果實(Cashews Apple)是一種黃或紅色的蓮霧狀肉質果,由花托脹大而成假果,真果則生在花托頂端,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腰果。

腰果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巴西、委內瑞拉等國,在 1500 年代被葡萄牙探險家帶到世界各地,尤其在 1560 年至 1565 年間,葡萄牙人將其帶到印度果亞,而後傳播到整個東南亞與非洲。本篇所要講的芬尼腰果酒,便是使用腰果的肉質果所釀出來的酒。

常常跟花生一起拿來當下酒菜的腰果竟然是種水果呢!
(Anton Shuvalov/ Unsplash, Times of India)

芬尼酒的名字來自梵語「phena」,也就是泡沫的意思,每杯酒的泡沫量,被用來鑑定芬尼酒品質的好壞以及完成度。其中一個確認芬尼酒是否完美的方法,是把酒倒進杯中,如果液體表面冒出很多泡沫、並由中間向外快速地散去,·便是好的芬尼酒。

從泡沫的生成與消散可以看出芬尼酒品質的好壞(Bangkok Post)

由於酒精濃度高,芬尼酒的氣味非常強烈,光是靠近它嗅一下都可能會讓人醉醺醺的。強烈的特色加上外國酒品不斷傳入印度,忠於這款在地酒品的果亞人也越來越少。

存亡危機激起愛好者的危機感,當地人開始積極推廣芬尼酒、開設芬尼酒吧、研發新的飲用方法,甚至在今年八月開設了全球第一間芬尼酒博物館,除了邀請觀光客來品酒,也會分享芬尼酒的製程、器具等等,提供最全面的芬尼酒知識!

另一方面,已經釀造芬尼酒百年的剛克家族(Gaonkar)時至今日依然不仰賴機器,全家總動員以人力製造腰果酒。

剛克一家人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尋找腰果果實。只有成熟掉落至地面的果實才適合拿來釀酒,所以他們會手持帶有尖刺的長竹竿,把地上的果實刺穿拾起、丟進籃子裡,每天採收八籃左右。

拿回家的果實由老人與小孩負責將腰果拔除、賣給當地商人,果實則是集中丟到一個盆地造型的石頭平台,由家中的青壯年穿上底部堅硬的雨鞋,利用踩踏將果汁擠出。為了避免滑倒,踩踏時還得雙手緊握頭上的木架。

釀酒前要將腰果與果實分離(Yahoo! UK)

新鮮的果汁會匯聚到低窪處、從孔洞流至水桶。勤儉不浪費的剛克家會把剩下的果實殘渣綑綁好、壓上幾塊大石頭靜置,以獲取剩下的汁液。

綑綁、擠壓,以獲取所有的腰果果汁(ED Times)

腰果果汁過濾後會靜置兩到三天讓它慢慢發酵、發酵完成再封好、高溫蒸餾八個小時。為了確保蒸餾時沒有空氣會從古老的機器內散出,剛克家的人會用附近螞蟻或是蛇窩的泥土做成封條,將機器的接口堵住。螞蟻和蛇築巢時都用最細緻的沙土,不會出現土塊,是非常理想的泥材。

雖然果亞及印度當地對芬尼酒的需求漸漸減少,還是期待新型態的行銷方式以及古老的釀酒技法能夠聯手,一起開創芬尼酒的未來!

(整理自MINTED Times

更多世界的豪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