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CNN以聖經七原罪為依據,將台灣定義為「暴食之都」(city of gluttony),表示台北遍地便宜美食、誘惑人們進食,臭豆腐的味道更是瀰漫大街小巷。這個評價一出,不少以台灣美食為傲的台灣人立刻要求正名,認為「暴食」太負面了,「美食之都」才夠恰當!
台灣人對吃的執著如此名聞遐邇,但在泰國南方,有個叫做董里府的城市,人們愛吃、懂吃的程度不但不輸台灣,甚至可以一天吃到九餐,是所有饕客必知的美味天堂。

董里府位於泰國南方,是個緊靠安達曼海的沿岸城市。因為地理位置接近馬來西亞,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馬來人後裔,而在以佛教為大宗的泰國獨樹一格。這些在泰國的穆斯林社群帶來了他們喜歡的食物,包含印度香飯(biryani rice)、印度煎餅(roti)等等,在路上的小吃攤或是傳統市場都找得到。
另一方面,台灣人熟知的鄭和下西洋時期,其實也將不少中國移民帶向海外。部分移民沿著安達曼海南下,讓緊鄰安達曼海的董里府成為中國移民遷居的重鎮,並影響了當地的建築風格及飲食文化。
這樣的歷史背景,造就了董里府豐富多元的早餐文化。



董里府最知名的早餐之一,烤乳豬,是由中國移民帶來的特色美食。商家從漆黑的凌晨開始,將抹好香料的全豬放進烤箱烘烤,烤得香味四溢、外表焦脆後,再拿出來切成一份一份,凌晨四點時準時上架。董里府的烤乳豬不用沾醬,直接切來吃就非常美味。
在董里府外帶烤乳豬是以公斤為單位,商家把烤豬肉一盒一盒裝好,顧客騎著機車呼嘯而來,大喊要幾公斤後就能馬上到手,連下車都不用。烤乳豬美食幾乎成了董里府的代名詞。

除了烤乳豬之外,南洋咖哩、港式燒賣等等也都是董里府的驕傲。吃了這麼多不禁讓人擔心會不會過重、有健康疑慮,但當地香港茶餐廳老闆姜吉薩(Janjirdsak)驕傲表示,老人家去油解膩、長壽健康的妙方就是大量喝茶。讓人不禁讚嘆真是個美食重鎮,連因應美食的對策都是飲食呢!


董里府的早餐各式各樣、任君挑選(BBC、Austin Bush)
最後,因為董里府接納了各式各樣的工作者,為了讓凌晨兩點起床,到郊外橡膠樹森林割膠的勞工,以及清晨五點起來幫餐廳備料的攤販都能享用到早餐,它成了一個幾乎時時有得吃的城市,凌晨時就已經有各式餐點提供販售!
美食選項多、且幾乎隨時都有得吃,有些割膠工人甚至在太陽出來前,就已經飽餐兩頓,也難怪人家說董里府的人一天吃個九餐也不奇怪呢!

(整理自BBC、Thai Embassy、Austin B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