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墨西哥獨門陶藝——赤泥與黑陶,你喜歡哪一個?

2021-11-10
隅產業
, , , , ,

大多人數人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到兩次的手拉胚經驗,在炎熱的午後,坐在機器前,試著把灰褐色的黏土拉起來做出美觀的造型,一方面怡情養性,一方面也體驗逐漸消失的手作文化。完成後歪歪斜斜的陶器往往會和笑容燦爛的合照一起擺在家中的展示櫃,當作美好回憶來收藏。

在墨西哥的瓦哈卡,不少小鎮仍保有陶器文化,對當地人而言,陶器不只是「回憶」而已,而是一項功夫、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手藝。有些村莊如聖馬可特拉帕索拉(San Marcos Tlapazola)受塑膠容器影響較晚,至今用赤泥燒出來的紅陶製品仍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有像是聖巴托洛柯尤特佩克(San Bartolo Coyotepec)這樣的城鎮,將觀賞用陶器發揮得淋漓盡致,做出獨一無二、深受旅客喜愛的黑陶工藝。

瓦哈卡州位(星號處)於墨西哥南部,不少村莊仍保有製陶文化(Google Map)
聖馬可特拉帕索拉的赤泥陶器
顏色溫暖的赤泥陶器(Minna)

「赤泥陶器之女(Women of Red Clay)」這個詞常用來形容聖馬可特拉帕索拉的當地婦女,因為這個小鎮的製陶工藝完全由女性繼承。

每年二月底採收完玉米後,陶藝師們會搭上發財車,前往村落外圍的玉米田,蒐集淺褐色的泥土。完成後,發財車因為山區不易抵達,會載他們到山腳下,陶藝師徒步上山,蒐集另一種紅色泥土。這兩種材質給了當地陶器溫暖幸福的顏色。

赤泥陶器的製作流傳了幾十代,並沒有因為科技進步而喪失紋理。不像我們手拉胚時有電轉盤輔助,當地的陶藝師依然以手為主要工具拉出形狀,頂多搭配一些簡易工具如玉米芯、切半的籃球等等當作模具。

赤泥陶器不仰賴電轉盤,非常仰賴手藝(Minna)

儘管瓦哈卡因地理位置環山而繞,原民文化豐富且受到殖民與現代工業衝擊的時間較晚,當塑膠製品遲了半世紀襲捲而來時,陶藝師們的工藝仍然受到極大的挑戰。

傳統上,當地的陶器只用來製作玉米餅、料理,以烤盤和燉菜的小扁鍋為大宗。為了和外界接軌,婦女們在政府的鼓勵下踏出村莊,開始發展出像是水壺、馬克杯、花瓶等新產品。

他們的與時俱進讓遊客有了更多的選擇,至今仍非常受到喜愛。

聖巴托洛柯尤特佩克的閃亮黑陶

從前從前,聖巴托洛柯尤特佩克的陶器就跟其他村落一樣以實用為主,村民們把灰色的陶罐拿來裝酒水、牛奶等飲品。但是在1950年代,村莊裡一位平凡的女性羅莎(Doña Rosa Real)發現了一個秘密:如果在烘烤前先拿石英石打磨陶罐,並且將烘烤時數從13到14小時降低為8到9小時,陶罐會變成閃亮的黑色!

美麗的黑陶罐(Tekiti)

羅莎研發的黑桃罐沒辦法承裝液體、單純為觀賞用途,到1960年代為止,整個村莊只有他們家製作這樣「不實用」的陶器。然而,1960年代起,塑膠崛起,塑膠製品不但色彩繽紛、還不容易摔破,也比手工製作的陶罐便宜,一下子,原先以實用為主的陶器們失去了客戶,反倒是羅莎家的黑陶拜經濟發展、交通便利之賜異軍突起,成為旅客熱愛的收藏品。

為了讓黑陶罐更堅固,陶藝家們捨棄一般地面上的窯烤,改在地板挖洞,將陶罐放進去後,以橡樹枝幹為木材、用小火慢燒。即便製成如此小心翼翼,較堅固的黑陶罐還是相對脆弱,需要小心呵護。這樣以裝飾為主、且較易碎的陶罐成了當地人及旅人們最愛的裝飾品,就能感受到人們對美的追求永不嫌麻煩呢!

在地下烤爐烘烤是黑陶罐的一大特色(Mexico Ruta Mágica)
更多世界的手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