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吃過「手抓飯」(Pilaf) 嗎?若沒吃過的話,那應該知道西班牙海鮮飯Paella,而手抓飯可是海鮮飯的老祖宗唷!手抓飯是一種香料飯,如今仍是中亞、南亞、西亞的庶民美食,古早以前傳到西班牙,就成了西班牙海鮮飯Paella。手抓飯用高湯烹飪,追求米粒分明,會加入不同的香料,使得米飯有獨特的香味和口感。隨著手抓飯在亞洲各地發展,添加的香料與配料不同,從中亞的阿富汗、西亞的土耳其、到南亞的印度,各地都有不同的獨到風味,這次簡單看看各國的手抓飯吧!
阿富汗的喀布爾手抓飯
喀布爾手抓飯(Kabuli palaw、波斯語:کابلی پلو)又被稱為塔吉克抓飯(Oshi Palaw),流行於中亞地區,像是阿富汗、伊朗、烏茲別克和塔吉克等地,通常會炊蒸米飯,並加入羊肉、牛肉、葡萄乾、紅蘿蔔,會依照區域有所差別。

中國新疆的維吾爾手抓飯
維吾爾抓飯(polu、ﭘﻮﻟﯘ)是新疆維吾爾地區的重要美食,會使用大米、鹽巴、羊肉、洋蔥和胡蘿蔔,視情況還會有當地盛產的杏干、葡萄乾等堅果。由於方便於大量製作,是維吾爾的日常美食,也會被作為大量宴客食用。

土耳其的手抓飯
土耳其手抓飯相當特別,是在白飯上加入南歐會使用的米粒麵(Orzo、Risoni),只以鹽巴調味,不加入其他配料,作為主食配其他菜食用,就跟台灣人平常的白米飯、麵條地位類似。另外有的也會加入羊肉,成為特別的土耳其羊肉手抓飯。

亞塞拜然的手抓飯
亞塞拜然位於西亞,為手抓飯創造出無數變化,有超過40種手抓飯食譜。而傳統的亞塞拜然手抓飯(aş),大多會有以下3種特點:會將手抓飯盛裝至不同的大盤之中;米飯是常溫而不是熱的;以炸牛肉或洋蔥雞肉、栗子、堅果作為配菜,搭配手抓飯的菜色則被稱為gara。

沙烏地阿拉伯的手抓飯
阿拉伯手抓飯(Mandi)是阿拉伯菜色中的代表性食餚,阿拉伯人會在喜慶節日時食用。與其他手抓飯不同的是,阿拉伯人會先將羊肉或牛肉放到被稱為taboon的土窯烤箱,烤熟後再與堅果、葡萄乾一同加入米飯中。

印度的手抓飯
台灣對印度較為熟悉,有些人大概會知道印度也有手抓飯。不同於其他各國將肉類或配菜直接拌入飯中燉煮,印度的飯較為清新,以香料為主,而將配菜、肉類加入咖哩、湯或酸辣醬,再拌和著飯吃下。印度甚至還保留用手抓飯吃的習慣,不僅飯,還有烤餅、饢、多薩等印度麵食,延續獨特的手抓飯文化。

以上就是對於各地手抓飯的介紹啦!雖然手抓飯源自於以手抓取飯進食,不過因應時代變遷,現在多數的手抓飯都提供餐具進食,所以要是上餐廳點了手抓飯,不用擔心不知道怎麼用手抓,都能放心食用喔!
同場加映 烏茲別克手抓飯中心的大型手抓飯:
(整理自archanaskitchen、Wiki)
更多世界的隅消息


拉丁美洲過的聖誕節,與你想的不一樣
篤信天主教的拉丁美洲,當然不會錯過聖誕節這個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囉!而更讓人著迷的事,在不同國家中,耶誕節可是完全不一樣的。一起來看看5個拉丁美洲國家的耶誕大不同吧!

薄荷茶的誕生:台灣綠茶也推了一把?
19世紀中葉英法與俄羅斯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英國商人無法賣茶進去俄羅斯,貨品困在歐非間的海域,反倒激發他們把茶賣去摩洛哥這個嶄新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