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曾是士兵的提神飲料!烏干達獨特的香蕉琴酒

2023-01-11
隅飲食
, , , ,

琴酒,是目前調酒的6大基酒之一,其帶有杜松子獨特的香氣,不管是作為純飲,或調酒飲用,都讓許多貪杯客愛不釋手,往往喝上數杯,近年來也在台灣引發風潮。而在烏干達,他們有一種獨特的釀造方法,用香蕉釀造琴酒,形成獨特的烏干達琴酒(Waragi),他們也藉此釀造出香蕉啤酒,烏干達特殊的釀酒工藝,也讓他們成為東非國家中,數一數二愛喝酒的國家。

烏干達是世界上數一數二愛喝酒的國家。(Campus Bee)
烏干達琴酒的歷史由來

烏干達琴酒會出現,是源自於他們遭到英國殖民的經過。在1888年時,英國不列顛東非公司殖民烏干達,英國士兵並將自己愛喝的琴酒帶入烏干達之中,並流入了當地,成為烏干達人的流行飲料。烏干達人也開始自己釀琴酒,在市場上,出現了烏干達本土琴酒以及英國進口琴酒相競爭的情況。

由於烏干達琴酒價格低廉,也比英國進口琴酒好喝,因此烏干達人更愛本地產的琴酒,在1950~1960年代時,殖民地士兵在東非作戰時,甚至會隨身攜帶烏干達琴酒,以幫助提振精神,這也讓烏干達琴酒開始在東非傳播。

殖民政府為了保護進口的英國琴酒,便設置法案限制本地人釀酒,但是效果不彰,烏干達人轉而私釀琴酒,殖民政府沒有辦法防範,便轉為開放管理,開設專門釀造本地琴酒的釀酒廠,並將本土琴酒稱為Waragi,意思是「戰爭琴酒」,意思就是當年殖民地士兵所愛的酒。

本土琴酒稱為Waragi,意思是「戰爭琴酒」(Wiki)
私釀酒品成為烏干達習慣

而在1962年,烏干達獨立,而烏干達政府將酒類設置為管制品,禁止人民私釀酒類,而有牌的釀酒廠則必須將酒品送至國家成立的烏干達釀酒有限公司,受監管並課稅。

政府種種管制無法阻止人民對酒的熱愛,他們仍舊私釀酒類。最終演變,往國外銷售的酒品,需由國家釀造的酒品,但是在當地,人民能夠在商店、酒吧買到人們私釀酒類,對於酒類是管制品的烏干達當局,已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形寬鬆對待了。

對於酒類是管制品的法律,烏干達當局已經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形對待了。(Wiki)
烏干達琴酒的釀造方法

烏干達琴酒最著名的特色便是它的原料,是由香蕉釀成,他們會選用東非高地香蕉(Matoke)、木薯、小米以及甘蔗釀造而成,又或者加入其他產地的原料。除了Waragi之外,在烏干達,知名的還有Lira地區所產的Lira琴酒,和Kasese地區所產的Kasese琴酒。

除了烏干達琴酒之外,烏干達還有一種特別的香蕉啤酒。同樣選用東非高地香蕉,依照香蕉味道濃淡分為較濃的igikashi和較淡的igisahira,他們會以1:2的比例混和igikashi和igisahira並製成果汁,將高粱、小米、玉米粉磨碎並烘烤後,加入香蕉汁中,發酵24小時,過濾後放入玻璃瓶殺菌,隨即便完成一罐特殊的烏干達啤酒

除了烏干達琴酒之外,烏干達還有一種特別的香蕉啤酒(Wiki)
烏干達釀酒業爆發假酒事件

由於釀酒工藝的發達,讓烏干達人都相當熱愛喝酒,在2004年的WHO 全球酒精狀況報告中,烏干達是名列前茅的酒品消費國。2007年的數據指出,烏干達的15歲以上人均酒精消費總量為 1年17.6公升,是相當驚人的數字。

不過在2010年,烏干達卻爆發出假酒事件。有不肖業者使用工業酒精甲醇製酒,導致在一周內就有80人因為喝到假酒,引發多重器官衰竭,震驚全國。這似乎也影響了烏干達人的飲酒習慣,在2016年的報告中,烏干達的15歲以上人均酒精消費總量降為9.5公升,儘管酒類是烏干達的驕傲,這也讓他們開始思索飲酒對人體的危害。

(整理自WikiCampus Bee

更多世界的隅消息​